夏天的味道越来越葱郁了,在满眼的绿色中,夏日里的第二个节气——小满,向着我们缓缓走来。
一直喜欢小满,觉得它好听,且有智慧。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里记,“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万物来到此时,无声生长里,都小有所得。微小的,但已是一种圆满。
二十四节气里,有小暑便有大暑,有小雪便有大雪,但小满过后,没有大满。
月亮圆了会亏,水满了会溢,而小满,是刚刚好的状态,它饱含着一种质朴的期待和满足,小得盈满,也亟待着继续,一直精进着长大。
从小满开始,雨水会慢慢多起来。民谚说:“小满小满,江满河满”,雨水变多,江河满了,夏天的湿热也就正式拉开序幕了。
这段时间就是这样,时常一场大雨下来,转而又放晴了。太阳一晒,地面上的水就蒸腾起来,走在路上,能明显感受到空气中粘黏的水汽,很不清爽。
在这种湿热的天气里,热夹带着湿邪,很轻易地就能进入身体内。
如果小朋友脾胃不够强健,无力运化水湿,这时候会处于内湿+外湿的两头夹击,湿上加湿。
宝宝会表现出舌苔湿腻,肚子鼓胀,没食欲,大便粘马桶,一些身体稍微敏感的小朋友还会开始长湿疹、痱子。
往后随着天气变热,湿热在宝宝身体上表现会愈发明显,甚至会出现暑湿感冒、疱疹性咽峡炎这类问题,所以祛湿热将会是一个夏天的养护重点。
但湿气难除,它的特性就是粘稠,一旦进入体内就会把身体的动能包裹住,不管是哪个脏腑在运行时,都会形成阻力。
重要的是,湿困脾土,滞留在小朋友体内的湿气,还会拖垮宝宝的脾胃,造成代谢水湿能力下降,时间久了就会生出更多的湿气,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不过好在眼下正处在小满,是夏天湿气刚开始入侵人体的起点。妈妈在这个时候做好准备,稍微借助一些外援支持,就能把宝宝的湿热清理出去。
祛湿热,
只是做了一半工作!
小满之后,天气渐热,夏天去湿热仅仅只是做了一半工作,因为热则伤阴,再加入气候炎热,孩子出汗量多,特别容易出现津液不足的阴虚,孩子就非常容易上火。
所以日常饮食要兼顾去湿热和适度养阴生津两方面,特别注意养阴不宜过度,避免滋腻生湿。
所以我们就发现夏天,健脾祛湿的四神汤和养阴生津的酸梅汤,备受欢迎。
推荐两道美食,帮助孩子去湿热,养津液。
莲藕安夏汤
食材:莲藕1节、冬瓜1块、炒白扁豆20克、陈皮2克、生姜3片,猪大骨150克
做法:
1、猪大骨焯水,冬瓜切小块备用;
2、所有材料入锅,加水先大火煮沸,然后再转小火煲煮一两小时。
3、炖熟后,调味即可食用,注意不吃白扁豆。
功效:
健脾祛湿热、养阴生津、去痰湿。适合一岁半以上的孩子。
陈皮银耳羹
食材:银耳20克、百合干10克、陈皮6克
做法:将银耳、百合干泡发后,放入锅中大火烧开,小火慢炖,炖一半时,加入陈皮一起炖,炖熟后,加点糖调味即可。
功效:
陈皮可以祛痰湿、理气;百合清热养阴、安心神;银耳可以滋阴,给身体补充津液,三者搭配可以祛湿清热,养阴生津。适合一岁半以上的孩子,三岁内孩子以喝汤为主,少吃银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