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怒哀思恐”,是我们平常说的情绪,有的人是察觉不出自己的情绪变化的,有的人可以,但即使察觉到,那看到的是基础的情绪还是细化的情绪呢?
前段时间“唐山打人事件”网上一片讨伐之声,这是一种愤慨,一种愤愤不平;有时父母反复地劝说我们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比如考公考研考编等),我们感到生气,甚至与父母吵架,是否有被侵犯的感觉呢?
同样是愤怒,可能表达形式一致,自身的感受一致,但仔细想来,是不是各有区别呢?你能准确识别出自己每次的情绪吗?
“情绪轮盘”(上图)是一个比较成熟的情绪模型,可以自行保存,便于日常的情绪识别训练。
该模型源于普拉切克的情绪三维理论,情绪具有强度、相似性和两极性三个维度,他采用了一个倒锥体来形象地描述情绪三个维度之间的关系(右下)。
锥体的截面被划分为八种原始情绪,其中相邻的情绪是相似的,对角位置的情绪是对立的,锥体自下而上表明情绪由弱到强的变化。这个模型描述了不同情绪之间的相似性及对立性特征,非常有利于对情绪的界定。
当你总是忽略或压抑自己的情绪,或者总以理性的态度去解释所有的事情时,就要考虑自己是不是情感隔离了~
所谓“情感隔离”,是一种防御机制,也是自我保护的方式,是指通过采用忽视、压抑和隔离自己情感的方式减轻痛苦,试图用理性去控制感性。
很多人是意识不到情感隔离的存在的,你可以思考以下几个问题,是不是生活中随处可见?自己身上是不是也有情感隔离的情况?
你是否见到过这样的场景?一些人在家人去世后并没有表现出伤心的感觉,而是面无表情、异常平静?
你可以讲述一段自己的经历,让别人观察,是否以非常平静的语气,不带任何的情感地在描述,仿佛在说着别人的故事?
你会为了寻求独立,采取一些方式脱离家庭的束缚吗?比如:远离家庭所在地,保持空间上的距离;不与父母交流,建立一堵无形的墙······|莫把情感隔离当成熟
情绪一定要识别出来吗?情感一定要表达出来吗?——不是的,不论是情绪的无法识别,还是情感上的隔离,都在说明一件事,你的潜意识在保护自己。
但如果已经影响到了你的正常工作生活,请一定要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未来很长,我们终会成长,柳笛会一直陪伴你。
亲密关系中情感是不可避免的话题,你和你的伴侣之间是否可以察觉到对方的情感需求?是TA察觉不到,还是你无意识地藏起了自己情绪?是否反反复复地因为类似的事情争吵,毫无进展?
你是否被别人说过冷漠、不近人情?被贴标签时会感到不舒适吗?会有应对的方式吗?你是否会为自己不懂人情世故、情商不高而苦恼?这其中是否也有情感隔离的因素呢?
情感隔离常发生于存在高度焦虑与情感依赖的家庭。另外,如果父母与祖父母之间存在情感隔离,那么他们与其子女发生这种隔离的可能性就会增加。所以你的家庭是这样吗?当出现这样的情况,你会选择怎么做呢?
>心理咨询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END-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