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已过,寒冬依旧,2020年的开始对各行各业来说都非常艰难。
不久前,清华和北大的两位教授联合发布了一份调研报告,数据显示:34%的中小企业只能维持一个月,85%的中小企业只能撑三个月。
瑜伽行业也不例外。疫情之下,一直以来以线下团课、小班、私教、教培等为主要收入来源的瑜伽馆受到极大冲击。
在这个特殊时期,《瑜伽》杂志留意到,一方面,瑜伽人积极投入到当下的「抗疫」行动中;另一方面,面对经营压力,瑜伽馆纷纷由线下转向线上,开启直播课程,不断摸索新的方向。
近日,我们采访了武汉、上海、广州、厦门、合肥等地的瑜伽馆创始人和运营者,其中有培养过数万名老师的瑜伽学院,也有小而美的瑜伽工作室。
在疫情发生之后,他们采取了哪些行动,面临什么样的困扰,又有什么新的思考和应对之策?
我到尼泊尔的第二天,武汉传来了封城的消息,一瞬间全武汉的人民都陷入了恐慌与无助,我们收到了各方朋友的关心,也感受到了蔓延开的这一股失控。武汉是我的第二家乡,也是黄耀光老师(香港知名MBSR、MBCT正念导师)的祖籍,所以当他提出组织线上公益给武汉地区做支援的时候,我们立即组织人员开会探讨、召集老师、设计课程等,在封城的第二天我们的线上公益就正式开课了。前不久国家卫建委发布的一段视频中有特别提到,在疫情期间建议大家多练习呼吸、正念冥想、正念认知和运动,刚好这几个类别在我们线上的公益支援里面都涵盖了。整个课程主题设计包含了自我觉察、正念动态练习、生活化的分享、睡前陪伴等等,所有的这一切都从民众的实际需求出发,也是我们设计课程主题的最重要的考虑点。目前课程还在继续,至今有80多位华人正念老师报名参与,下一步我们也计划将更多的主导权交回学员自己手中,陪伴他们渐渐成为自己的老师,也会针对武汉前线的医护人员,设计及提供一些心理减压的帮助。线上直播,我们不希望只是一个线上的泛泛分享,或者一味的扩大收听量,而是希望能呈现一个陪伴式的分享,所以选择了可以相互看见彼此、分小组进行交流的软件,每一场只可容纳100-200人,截止到现在已经开设了近80场讲座、供12000人次参与学习;另外,我们的课程中部分音频已经同步推广到武汉「微邻里」官方平台及武汉方舱医院供武汉市民及确诊患者收听,所以实际的服务人数不能准确的统计。现在我们的主要集中精力都在正念公益相关事情上,至少还要持续进行一段时间,现阶段对生命的尊重是大于一切的,先帮助大家过好生活,提升身心健康意识,再创经济。疫情带给人们的影响可能要持续几年,所以在未来我们会加强正念冥想/正念减压的部分,也会继续坚持通过正念瑜伽身心疗愈的八周课程而让练习者达到身心同治,也计划下一步更多的深入到医疗人员,教育工作者,及社会服务者群体中去。在疫情严重化的第一时间,Y+ 就特别关注疫区人民的状态,同时也很关心老师和员工的情况。为此,我们在公司内部组织了捐款捐物,向灾区捐助了150万双橡胶手套,员工积极捐款,部分老师捐款超过万元。我们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率先推出公益瑜伽,为饱受疫情困扰的人们带去一缕阳光,也让不能出门的人找到练习的机会,目前已有数以百万计的人们参与到我们的线上课程中来。当下的影响是不能确定开馆的日期,我们计划中的培训课也受到很大的影响。这对我们今年的战略目标的实现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作为企业经营者,每天想到的是怎么渡过这场危机,企业的现金流一定是每个运营者最大的困扰。这次疫情不会影响企业长期的目标和规划,但一定会给企业短期的目标和执行造成不利影响,我们会利用此次危机,重新审视及调整我们的战略规划。危机意味着机会,在此次疫情过后,我们有理由相信人们会重新树立健康观,会更加向往简单健康的生活,这对瑜伽业是非常好的机会,我们对行业前景看好。但是同时,健康业也会对盈利模式和现金流更加重视,我们预判之后会出现更加健康的瑜伽运营模式。得知疫情后,我们开始思考这样的情况会不会越来越严重。正月初三以后,管理层基本就开始线上工作了,应对接下来的种种变化。疫情的到来,对于大多数瑜伽馆经营者来说,是有一些措手不及的。所以更多的是在想:我还可以做些什么,怎么做才能「活着」。我们在1月31日就开始了线上免费的直播课程,同时要求所有的会籍以及老师对自己的活跃客户进行重点的一对一沟通,有节奏地做到与所有会员有沟通;一周后我们面临的问题是,能否把我们线下的业务搬到线上去售卖和服务,所以针对疫情,制定了一些符合当下情况的课程及活动。线上的互动我们经历了一个过程,首先考虑到的是先直播,有服务;其次想到的是怎么可以服务更多的人,所以制定了一个Plan B ,打卡送会籍时间,这样的方式是为了鼓励更多的人能够参与进来。我们会发现参与打卡的人数在增多,但是如何能够让更多的会员每天都参与或者多多参与这样的练习,于是我们又制定了一个打卡激励活动,激励会员坚持打卡。当下最担忧的,首先是疫情结束后会员对于瑜伽馆的安全性和信任的危机。即使你开门了,人们敢不敢来练习,所以在这个方面需要有很多措施,比如员工健康信息的公示,消毒卫生流程的公示,防疫措施的流程,开馆后课程内容以及上课人数的规定等等。另外,需要准备接下来几个月内,如果没有办法正常的运营或者不能恢复正常的状态下,现金流如何解决,如何在未来的半年内能够活着,当然,办法总比困难多,大家都要把心态摆正,积极应对即可。我们在厦门一共有三家门店,疫情之下,还是有压力的。因为对疫情发展的敏锐度比较高,初三回到厦门后我们就着手开始准备线上的公益课。考虑到看直播的人之中初学者比较多,课程以肩颈理疗这类基础课为主。第一天的观看人数大概有1000多人,但增长很快,现在稳定在5000左右。年后我们也尝试了各个视频平台,没多久抖音上就有一个视频播放量达到9万多。现在通过视频可以让更多人了解我们的内容,相比文字,关注度和粘性都变得更高。目前的恐慌情绪还没有消散,我们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全面复工可能要等到六、七月。好的方面是,这段时间团队磨合得更好了。以前大家面对面沟通比较随意,现在工作中都会有记录性的文字,线上沟通的协调性提升很多。从去年开始我们就有规划线上的课程内容,接下来会更坚定。过去我们的老师重点在私教上,课程研发方面比较薄弱,现在借助这个机会完善教学体系,打磨好之后授课内容也会有所提升。瑜伽行业是服务行业,重点是满足好普通消费者的需求。我认为当下最重要的还是做好自己,趁着这段时间打好基础。对团队来说,也可以好好思考下未来。特殊时期,视频平台上对体育、运动、提升免疫力等方向的关注多了很多,疫情过后可能不会像现在这么活跃,但是整体上提升了大众的健康意识。年前最后一次例会的时候得知疫情发生,当时还没有这么严重。因为是以线下培训为主,为了提前做好准备,让学生安心,我们第一时间安排采购了一批口罩和额温枪,准备年后开课用。后来疫情变得越来越严重,所以在大年初二的时候就决定暂停二月的线下课程,并开始策划线上课程。1月31日,我们上线了免费公益课,每天一节,到现在课程播放量突破了50万,单节课程最高有7万多人学习,社群活跃也有3万多人,每天都在持续增长;会员课方面,我们联合了其他场馆,单节课的观看人次在1000左右。目前的反馈都很好,线上练习节省了很多成本。虽然二三月的课程延期了,但对学员的学习效果影响不大,对他们的时间安排影响比较大。他们可以先在线上学习一部分,等之后线下学习的时候吸收效果更好。疫情对我们的影响,首先还是收入层面,无法确定开课时间,但租金占比不小,如果一直没有线下的动作,负担会变得比较重。与此同时,上半年国际老师的课程大部分也都取消或改期了。但是另一方面,现在我们有时间梳理和复盘过去的经验得失,筹备未来的规划。除了纯线上或纯线下,将会考虑一些线上和线下结合的模式,探索更多的方向。这次疫情期间得知多位瑜伽老师,他们原来是医生和护士,现在也有在教医护人员瑜伽,未来我们会更多关注到这一群体,我们也会有一些政策,让医护人员可以接触和了解瑜伽习练,平衡身心。
- END -
版权声明: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联系侵删